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 > 冷接和热熔接在FTTH光纤接续技术之争
冷接和热熔接在FTTH光纤接续技术之争
作者:广州市博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:广州市博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  发布时间:2013-05-14 查看次数:
    从FTTH产业链来看,最近两年的中国市场虽说不上风调雨顺,但各种鼓励性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,不断推动着国内FTTH的发展,国家宽带战略,光纤到户,也促使工信部出台相关规范住宅建设的FTTH施工预留标准。
 
  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制定的两项国家标准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》和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,于2013年4月生效,内容包括“强制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,必须满足多家电信运营商平等接入,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”。
 
  另外一条重要规定是“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、配线管网、电信网、设备网等通信设备与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同步施工、同步验收”。相关的政策宣传贯彻会议,相关的条文学习,也在多地陆续执行落实。
 
  这两项政策的强制性推行为FTTH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,再次为FTTH的快速发展又扫除了一些阻碍,光纤接续作为FTTH建设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,光纤接续就要用到光纤切割刀,光纤切割刀无疑也是受益的一支细分行业。
 
  可以这么说,FTTH光纤接续的技术之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,光纤冷接以其便捷、高效、简单等特点,占据着FTTH接续市场的重要地位。但热熔技术以其有意的接续效果呈快速赶超之势。
 
  据悉,光纤熔接机销量在中国电信领域快速增长。以往的大型招标,光纤熔接机的量最多只有几百台,但是去年光纤熔接机的大型招标量接近两千台,今年的量增长超过50%,可谓急剧增长。
 
  据了解,FTTH建设初期,光纤熔接机操作技能门槛高,前期资金投入大,与运营商快速部署FTTH网络的要求有偏差,而冷接相对简单,前期投入较小,呈现照搬式快速应用。然而,随着FTTH的普及和时间的验证,冷接开始出现质疑声,众多运营商重新回到热熔解决方案的阵营中。
 
  根据介绍,从技术角度看,由于冷接是盲接方式,没有对光纤切割端面进行验证,往往出现插入损耗大,反复重做等,无形中耗费了大量成本,开通率低。另外冷接匹配液快速老化、仿制品以次充好、接头物理连接热胀冷缩等问题也困扰着众多FTTH运营商。
 
  光纤熔接机的不断改进
 
  改进功耗,即对电能、电池的消耗,在外形上也在尽量缩小体积,向轻小便携靠拢,在适用性方面做得应用场合更广。熔接机最核心的竞争优势——极低的损耗率和可靠的质量,熔接机目前还无法发展到非常便携的程度,具体来说,两个马达的机器是肯定比不上六个马达的,为了损耗率,熔接不可能做到很小。
 
    另外一方面就是扩大适应场合,让前期投入的成本效益最大化,不仅能作为FTTH家庭入户使用,同时用于传统干线及机房建设的主配设备。
 
  在成本方面,熔接机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可以被大众接受,光纤热熔的整体成本已经比冷接低很多:一名工人一天开通5户FTTH,一年算300天工作,共开通1500户,用冷接的话,一户按两个接头来算,一年需要3000个快速连接器。一个接头按15元算,总成本是45000元。如果一台热熔机的价格在2-3万元,一年开通1500户,用1500根跳线,一根跳线按10元算,价格就是15000元,热缩管一毛钱一个,3000个热缩管就是300块钱,综合成本比冷接还低,而且故障率非常低。
 
  对芯是技术门槛
 
  目前中国的热熔机市场主要分进口和国产两块,进口产品定价高、销售策略限制,在中国市场有些水土不服。国内企业恰恰相反,由于本土化的人才、本土化的生产,成本控制做得相当好,但技术积累不够,比如说对芯,这个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