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 > 光纤产业的大浪淘沙
光纤产业的大浪淘沙
作者:广州市博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:广州市博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  发布时间:2013-01-22 查看次数:

  与众多设备商同为宽带产业链一员的光纤企业情况则更为尴尬:2013年,国内光纤产能达到1.8亿芯公里,但预计需求仅1.4亿芯公里,产能过剩高达4000万芯公里,过剩率22.2%。

  回忆2012年初,国家宽带战略刚刚浮出水面,数位光纤企业人士预计:“光纤需求量将提升50%~100%。”过于乐观的预计导致投资过剩,本已竞争激烈的光纤产业因为产能过剩而从“红海”走向“血海”。

  事实上,早在2012年初,便有企业人士预计到产能过剩的局面。然而,作为无源产品的光纤,并不能像中兴、华为等厂商为其产品赋予“智能化”、“集成管理功能”、“增加应用”等手段来提升价值。光纤只有将规模大、价格低转化为竞争力。

  “即便是大家都看到产能过剩的局面,也只能无奈地跳下去。”一位光纤企业人士告诉记者:“只有通过规模效应,降低成本,我们才能应对接下来的低价竞争,才能活下去。”

  2001~2012年间,中国光纤光缆产业遭遇了国内第一次产能过剩,其结果是200多家企业一年内锐减为50家。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的产业链,在2002年至今的十年中,光纤光缆市场已经经历了“十年黄金期”:光纤需求量增长了11.5倍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%,中国光纤光缆产业一路“大跃进”,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产业基地。

  “这一次,产业也必然会经历一次淘汰、收购、洗牌重组,洗尽铅华。”上述企业人士告诉记者:“从这一点而言,这是产业发展周期中必然经历的过程,是利好消息。”一次产业蜕变,但蜕皮的过程必然痛苦。

  目前,光纤产业的五巨头:长飞、亨通、烽火、中天、富通占据了光纤产能的80%以上,而且这五家企业均实现光纤预制棒的自产,具备棒纤缆一体化产业链,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更具竞争力。此次光纤产业重组的结果很可能是光纤产业更加向这5家企业集中。

  国内光纤产业对国内电信市场过度依赖,在其他行业市场、海外市场建树不多,难以释放产业压力。相信此次重组之后,国内光纤企业将在这些领域展开布局。

  2013年,宽带战略依旧会主导产业链。但显然运营商、厂商都不会如2012年一样盲目,运营商将重点追求“投资回报率。”产业链也会因此变革。